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栗背伯勞

r_MG_7527c栗背伯勞
[英名]:Burmese shrike
[學名]:Lanius collurioides
[科名]:伯勞科
[別名]:
[特徵]:體長19-21公分,雄性成鳥前額黑色,頭頂至上背逐漸過渡為青灰色;上背、背、肩、翅覆羽及尾上覆羽均為栗色;自眼先過眼至耳羽為黑色寬帶;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具窄的白端,自內向外的各外側尾羽白端愈來愈大,至外側第1、2枚尾羽則為全白色,其羽軸為黑褐色;翅羽黑褐,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翅斑;內側飛羽和大覆羽的外面均具淡棕緣。 頦、頰及喉純白,其餘下體近乳白色,胸、脅染以銹棕色。
[習性]:栗背伯勞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站在小樹或灌木頂枝上。鳴聲清脆多變,婉轉動聽。常見在林旁、農田、果園、河谷、路旁和林緣地帶喬木樹上與灌叢中活動,有時也見在田間和路邊的電線上東張西望,一旦發現獵物,立刻飛去追捕,然後返回原處吞吃。性兇猛,不僅善於捕食昆蟲,也能捕殺小鳥、蛙和囓齒類。有時邊鳴唱邊從樹頂端向空中飛出數米,快速地扇動兩翅,然後又停落到原處。 領域性甚強,特別是繁殖期間,常常保衛自己的領域而驅趕入侵者,當見人或情緒激動時,尾常向兩邊不停地擺動。是一種肉食性鳥類,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棲息於棲息在山地喬木及灌叢地帶。
[分布]: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地。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麻雀(Sparrow)

zzrMG_0758麻雀
英名:Sparrow
學名:Passer montanus
科名:麻雀科
別名:樹麻雀、厝鳥
特徵:體長約14公分,麻雀雄雌同形同色,頭頂和後頸為栗色,面部白色,雙頰中央各自有一塊黑色色塊,面部的白色延伸至後頸,在麻雀頸部形成一條白色圍脖;頜部和喉部黑色,有研究指出,在群體中地位越高的個體喉部的黑色區域也相應越大,黑色也越飽滿;上體褐色,具黑色斑點,所有飛羽、小覆羽、初級覆羽均為黑褐色;具兩道污白色翅斑;尾羽褐色;下體污白色;虹膜為深褐色;喙呈圓錐形,比較粗壯,呈黑色;足為粉褐色。
習性:喜歡於地面及稻田中覓食,經常數隻或成群活動,群聚性相當明顯。飛行時成直線波浪狀前進。幼鳥多以昆蟲爲食,成鳥主要以稻穀及禾本科種子爲食。常發出單調如「啾一啾一」的叫聲。
相似鳥種:雙頰中央各自有一塊黑色色塊,這塊黑色的小臉蛋是鑒別麻雀的關鍵特徵,同屬的山麻雀與本物種形態非常接近,區分他們主要依靠的就是這一特徵。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飛羽攝影-花鳥圖樣(2)

z_MG_4352c 紅尾伯勞
英文:Brown Shrike
學名:Lanius cristatus
科名:伯勞科
別名:伯勞仔
特徵:身長約20公分,背部灰褐色,翼及尾暗褐色 略帶紅褐色,腹部黃白色,黑又粗的過眼線是最大的特徵,嘴尖略呈鉤狀。以昆蟲、爬蟲類、小型動物為主食;多單獨停棲於突出之枝頭木樁上,有將剩餘食物串掛於枝頭上之行為;常棲息於草叢樹林地帶,築巢於低枝上,雛鳥為晚熟性。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銅藍鶲

r_MG_1223c 銅藍鶲
[英名]:Verditer Flycatcher
[學名]:Eumyias thalassinus
[科名]:鶲科
[別名]:
[特徵]:體長約16公分。全身綠藍色,雄鳥眼先黑色,雌鳥色暗,眼先暗黑,雄雌兩性尾下覆羽均具偏白色鱗狀斑紋,亞成鳥灰褐沾綠,具皮黃及近黑色的鱗狀紋及點斑。
[習性]:喜歡棲息於開闊森林或林緣空地,喜歡站在裸露樹枝處捕食過往昆蟲。
[分布]:於印度至中國南方、東南亞、蘇門答臘及婆羅洲,部分鳥在中國東南部越冬。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山鶺鴒

v_MG_2448c 山鶺鴒
[英名]:Red-breasted Flycatcher
[學名]:Dendronanthus indicus
[科名]:鶺鴒科
[別名]:樹鶺鴒、林鶺鴒
[特徵]:體長體長17cm,上體灰褐,眉紋白,兩翼具黑白色的粗顯斑紋,胸部有黑色的T字紋路,下體白色。
[習性]:單獨或成對在開闊森林地面穿行。尾輕輕往兩側擺動,不似其他鶺鴒尾上下擺動。甚馴服,受驚時作波狀低飛僅至前方幾米處停下或停棲樹上。
[分布]:繁殖在亞洲東部;冬季南移至印度、中國東南部、東南亞、菲律賓及大馬來諸島。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三民蝙蝠洞

x_MG_9045c 三民蝙蝠洞
三民蝙蝠洞位於桃園復興五寮溪的溪谷間,因早期有許多蝙蝠居留而得此名。三民蝙蝠洞在民國二十年時被發現,目前洞內已無蝙蝠居住,只留下許多橢圓且密集的蝙蝠洞。
蝙蝠洞為寬敞的半月形溪谷,由步道入內大約需三十分鐘的時間。在蝙蝠洞前有一道清幽瀑布,瀑底潭水清澈透明,夏季時常有民眾到此做烤肉、露營與戲水等休閒活動。

基國派老教堂

z_MG_9208c基國派老教堂
建於民國52年,做為啟蒙與教化泰雅原住民的起點,「基國派老教堂」是一個相當有特色的建築,教堂座落於讀法阿(Tuba)部落內,是當時的部落長老發動族人自動自發所興建。
原本教堂屋頂採竹材興建,但因當時的防腐技術不足,五、六年後教堂就失修損壞,爾後在美國傳教士孫雅各牧師的建議之下,改採用蝙蝠洞一帶的溪河岸石興建,造就成今日堅固又有特色的樣貌。
設計師以「通往天堂之鑰」的理念設計,「基國派老教堂」的圓形拱門入口乍看就像是鑰匙孔一樣,而上頭的十字架則由黃榮泉牧師選擇鋼筋混泥土材質打造,線條造型細膩,屹立頂端五十年。
老教堂曾因年久失修沒了屋頂,淹沒在荒煙蔓草中,但透過當地文化局的修復,「基國派老教堂」重新加上了屋頂,且入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獨特的造型與週邊的自然環境,相當適合旅客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