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大赤啄木(White-backed Woodpecker)

大赤啄木(White-backed Woodpecker)
學名:Dendrocopos leucotos
別名:白背啄木鳥
特徵描述:體型中型,體長約25公分。體色大致呈現黑白相間,喉、前頸、頸側為白色,頰經頸側至胸側有黑色縱線。下背至腰部部分白色有黑色細斑。雄鳥前額白色、頭頂紅色。後頸至背部為黑色,翅膀及尾羽外側有白色的橫斑,尾羽堅硬,可支撐其體重。胸至上腹為黃白色,其間有黑色縱紋。下腹及尾下覆羽為紅色是辨識特徵之一。眼睛為褐色,嘴喙黑色、腳灰色。雌鳥大致與雄鳥相似,但前頭至頭頂黑色,非紅色。
族群分布:台灣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一帶山區森林環境之中,屬於不普遍的留鳥。常見於宜蘭福山植物園、翠峰湖,新竹觀霧,桃園拉拉山,台中鞍馬山、武陵農場,南投北東眼山、梅峰、瑞岩溪,嘉義阿里山、特富野,高雄藤枝、梅蘭,屏東小鬼湖,花蓮富源,台東利嘉林道、知本林道等地區。
生態習性:喜歡棲息於中高海拔之間的原始針闊葉混合林或闊葉林中,常單獨活動。次生林地邊緣偶而可見。在非繁殖季節常在較高的或較低的海拔活動。以漸枯的老樹為覓食區域,習性並不害羞,經常可見大赤啄木攀爬在樹幹上或枯枝上,啄打腐朽的樹幹或枝椏,從一株樹搜尋到另一株樹尋覓食物,仔細尋找樹皮縫隙及腐木之中的昆蟲,一旦發現有蟲棲於朽木內就啄個不停,以尾羽抵在樹幹上支橕身體,然後用嘴快速敲啄。喜歡覓食天牛等昆蟲的幼蟲,也吃其他樹上的小動物,或一些植物種子。鳴聲為輕微的『嘰』,可連續密集敲擊樹幹,啄木聲相當有強而有力、速度快,極吸引人注意,因此尋找大赤啄木比較容易的方式就是聽聞其啄木聲。繁殖初期,雌雄常一起飛翔,追逐於林中上層,邊飛邊叫,有時會長時間地連續鳴叫。通常在樹幹較高處啄洞築巢,洞口呈圓形,直徑大約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