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Footprints 走過的足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Footprints 走過的足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宜蘭景點][旅行]望龍埤落羽松

 


湖水與落羽松相互呼應形成美麗的風景不同季節也可看見不一樣的湖水景緻

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臨海最美的公路,台9線金崙大橋到多良車站,全程記錄。

 



金崙高架橋位於南迴公路(台9線)412公里至415公里間的拓寬工程,屬於太麻里鄉金崙村的外環道高架橋,緊鄰太平洋,長3.5公里、4線道設計,路段拉直抬高,最高處北邊約40公尺,南端約20公尺高。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噴泉水舞

                        北捷最美麗的站點-大安捷運站,每天整點播放噴泉水舞。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十二寮天主教堂

z1_MG_2176

位於新竹縣峨眉鄉竹49鄉道,興建於1963年間美援時期的十二寮天主堂,是早期新竹教區所屬的教堂之一,由瑪利諾會的美籍神父馬覺民負責管理,在當時許多當地人可以從教堂獲取美援麵粉,進而聚集人潮,但隨著1965年華府停止對中華民國進行的援助貸款,1980年代之後,教會不再發麵粉,教友因此減少,教堂也逐漸荒廢至今。
採取西班牙式設計的十二寮天主堂,內部有許多長廊、數個連接的圓拱造型及大量鏤空的窗口,把門廊、圓拱和鏤空,地中海式建築常見的三元素徹底的運用。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攝影作品-中寮山夜景

z_MG_5858c

中寮山海拔421公尺,特殊地形,遼闊山城視野。在蓮花亭觀景台往下眺望,可遠眺大、小崗山、月世界泥火山 、阿公店水庫 及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平原壯觀奇特美景,又是觀日出、看夕陽及夜景,是一處絕佳的賞景之地。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攝影作品-頂石棹夜霧

x_MG_8163c 頂石棹步道群位於阿里山公路中途的石桌附近,頂石棹步道群由「霧之道步道」、「茶之道步道」、「雲之道步道」、「霞之道步道」、「櫻之道步道」(按照建議步行順序排列)組成,五條步道各有特色,步道不但設施完善且風光明媚,還相當平易近人,因此被登山人士譽為五星級步道,總步行時間需要2-3小時。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小麥田概念

z_MG_8559 小麥慢慢由綠色轉變成黃色,當成熟的小麥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隨風擺盪時的那片金黃色的麥浪,真的是很美。
黃金色隨風搖曳的小麥田,很有北國風情畫情趣。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三民蝙蝠洞

x_MG_9045c 三民蝙蝠洞
三民蝙蝠洞位於桃園復興五寮溪的溪谷間,因早期有許多蝙蝠居留而得此名。三民蝙蝠洞在民國二十年時被發現,目前洞內已無蝙蝠居住,只留下許多橢圓且密集的蝙蝠洞。
蝙蝠洞為寬敞的半月形溪谷,由步道入內大約需三十分鐘的時間。在蝙蝠洞前有一道清幽瀑布,瀑底潭水清澈透明,夏季時常有民眾到此做烤肉、露營與戲水等休閒活動。

基國派老教堂

z_MG_9208c基國派老教堂
建於民國52年,做為啟蒙與教化泰雅原住民的起點,「基國派老教堂」是一個相當有特色的建築,教堂座落於讀法阿(Tuba)部落內,是當時的部落長老發動族人自動自發所興建。
原本教堂屋頂採竹材興建,但因當時的防腐技術不足,五、六年後教堂就失修損壞,爾後在美國傳教士孫雅各牧師的建議之下,改採用蝙蝠洞一帶的溪河岸石興建,造就成今日堅固又有特色的樣貌。
設計師以「通往天堂之鑰」的理念設計,「基國派老教堂」的圓形拱門入口乍看就像是鑰匙孔一樣,而上頭的十字架則由黃榮泉牧師選擇鋼筋混泥土材質打造,線條造型細膩,屹立頂端五十年。
老教堂曾因年久失修沒了屋頂,淹沒在荒煙蔓草中,但透過當地文化局的修復,「基國派老教堂」重新加上了屋頂,且入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獨特的造型與週邊的自然環境,相當適合旅客拜訪。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z_MG_2758c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四川省北部。屬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因溝中有樹正、荷葉、則查窪、盤信、黑果、盤亞助、故窪、彭布、尖盤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水系流經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最後流入長江。
溝內可分五大景區:樹正景區、日則景區、長海景區、寶鏡崖景,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山、藏情「五絕」馳名中外,被譽為「夢仙境」和「童話世界」。於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1997年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白堊地質自然景觀

v_MG_9870 台南市龍崎區牛埔里有世界級的白堊泥岩美景,白堊土是一種微細的碳酸鈣(CaCO3)的沉積物,是方解石的變種。也就是白堊紀的地層。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三峽人家

z_MG_8723c
三峽人家“一肩挑兩壩,一江攜兩溪”,這裡石、瀑、洞、泉……多種景觀元素巧妙組合,山有山的偉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壯麗,石有石的氣質。極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這裡有洪荒之美、這裡有蒼涼之美、這裡有陰柔之美、這裡更有雄渾之美。
白牆青瓦石板路,小橋流水吊腳樓,枯藤老樹喜鵲窩,機槍碉堡舊戰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在您進入景區的一剎那,您的心將注定要長留此地,整個景區彌漫如仙境般的夢幻景致,這裡的美讓人心悸,這裡的美讓人窒息!
三峽人家融合三峽文化之精髓,巴風楚韻,峽江今昔,一覽無余。壯偉的長江哺育了三峽文化,它是巴楚民族傳統藝術的精華,巴楚文化在這裡交融、繁衍、發展。當博大與神秘結緣,輝煌與厚重聯姻,三峽人家就注定是三峽旅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