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三寶鳥(佛法僧)

z_MG_9180c 三寶鳥
英名:Dollarbird
學名:Eurystomus orientalis
科名:佛法僧科
別名:佛法僧
特徵:體長 27公分,身體背面藍綠色,頭部和臉黑褐色,大部分飛羽和尾深藍色。喉部藍色,身體腹面藍綠色。兩翼背面和覆面都有鮮明的大型淺藍色斑塊。喙鮮紅色,尖端帶黑色有鉤,喙粗厚、基部很寬。眼眶和腳暗紅色。亞成鳥喙黑色。
習性:喜停高聳高壓線塔的頂端及樹枝頂端。
分布:分布於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北、華北、華中、東北亞以及喜馬拉雅等地方。冬季南遷至華南、東南亞和印度等地避寒。

z_MG_9012c

z_MG_9122c

z_MG_9103c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黑腹燕鷗(黑腹浮鷗)

zz_MG_1421c 黑腹燕鷗(黑腹浮鷗)
英名:Whiskered Tern
學名:Sterna acuticauda
科名:鷗科
別名:鬚浮鷗
特徵:體長約25cm。夏羽:喙和腳為暗紅色,頭頂到後頸黑色,雙頰至頸白色,胸腹部深灰黑色,其餘大致上呈灰色。冬羽:喙和腳為黑色,頭頂具有黑縱斑,頸後黑色與眼後黑縱斑連成一線,頰至胸腹部白色,其餘大致上呈淺灰色。
習性:習慣水面來回低飛,以淺啄的方式覓食,亦會在空中定點淺啄水中獵物,偶爾也俯衝至水裡捕捉小魚。

zz_MG_1687c

zz_MG_5361c

zz_MG_5440c

zz_MG_7788c

zz_MG_7972c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玄燕鷗(白頂玄燕鷗)

z_MG_3995c玄燕鷗
英名:Common noddy
學名:Anous stolidus pileatus
科名:鷗科
別名:白頂玄燕鷗
特徵:體長約39cm,中型燕鷗。全身大致為暗褐色,前額至頭頂為淺藍灰色至白色,頭頂至頭後為淡紫灰色,眼下有白色細斑,尾羽楔型,飛行時尾羽末端中央有缺口。
習性:玄燕鷗白天大多在海上飛翔覓食,有時成群在水面漂浮,夜間亦有少部份仍在海面活動。玄燕鷗多棲息於海崖岩壁上,會以少許枯草築巢,或直接產卵於陡峭岩壁的淺窪中,每巢一卵,卵呈乳白色,有棕色及灰色斑點,孵卵期約五至六週,育雛約六至七週。
分布:分布於菲律賓群島、婆羅州、中南半島、夏威夷群島、琉球列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印度洋群島、玻里尼西亞群島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區。

z_MG_3935c

z_MG_3939c

z_MG_3973c

鳳頭燕鷗

z_MG_4312c鳳頭燕鷗
英名:Creasted Tern
學名:Sterna bergii
科名:鷗科
別名:大鳳頭燕鷗
特徵:身長45公分,台灣常見大型燕鷗中唯一黃嘴的。公母外表相同。夏羽時:頭部自眼睛及其沿伸線以上全為黑色,像似龐克髮型,但黑頭冠與嘴基並不相連,之間仍有塊白色區域。身體除背部至尾巴為暗灰色外,其餘白色。翅膀翼上為暗灰色,但翼尖稍黑、初級飛羽有白色羽緣;停棲時翼尖略長於尾巴。腳黑色。冬羽時:黑色頭冠前半部轉為灰白,並密佈許多黑色細紋。亞成鳥:頭部的黑色較淺且有雜亂感;背部及雙翅為較深之灰黑色,且羽緣為白色;腳黃色。
分布:分布於低、中緯度的南、北半球海域,遍及西部、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台灣地區夏日海邊最常見的鷗科鳥類,並繁殖在澎湖(北海、東海)及馬祖某些無人島礁上。
相似鳥種:黑嘴端鳳頭燕鷗,體型比本種小(38公分),嘴尖黑色,體背及翅膀的灰色較淡;冬羽時額頭白色,即頭頂只有一半為黑;數量極少,為「極危」級的珍稀鳥類。小鳳頭燕鷗 (Lesser Crested-Tern/Sterna bengalensis),40公分,體背、雙翅色澤亦較淡,嘴色偏橘黃,頭頂黑冠與嘴基相連,停棲時翼尖明顯較尾巴長;冬羽時額頭全為白色。

z_MG_4190c

z_MG_4249c

z_MG_4315

z_MG_4367c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大冠鷲(蛇鵰)

z_MG_8628 大冠鷲
英名:Crested Serpent Eagle
學名:Spilornis cheela
科名:鷹科
別名:蛇鵰、蛇鷹、冠蛇雕
特徵:體長 70cm,喜食蛇類又名蛇鷹,體色為黑到深棕色,胸腹有白色斑點,頭頂有羽冠,嘴、腳、腳趾黃色,飛行時翼面下接近末端的白色翼帶及尾羽白色橫帶是最大的特徵。

z_MG_8635

z_MG_8608

zz0MG_0914c

zz0MG_0919c